中国机器人南极冰盖行走30公里【资讯】
中国机器人南极冰盖行走30公里
中国机器人南极冰盖行走30公里 jiadoudou 来自中国数控信息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日前顺利通过在南极的“身体素质”测验,首次在内陆冰盖地区完成了... 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日前顺利通过在南极的身体素质测验,首次在内陆冰盖地区完成了30公里的自主行走。
可在零下40C极寒作业
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外形酷似一辆橘红色的履带式越野车,重约0.5吨,由履带式移动系统、自主驾驶系统、远程通讯系统和载荷系统等构成。它还配有一套自主驾驶系统,可在极地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下正常作业。
沈阳自动化所的卜春光和陈成是此次极地机器人实地考察与应用研究项目的现场执行人,从2011年12月9日到今年2月5日,他们先后在中山站附近和内陆出发集结地附近的冰盖地区,对机器人进行了移动机构性能测试、探冰雷达搭载试验以及长距离自主行走测试,并达到预期试验效果。
卜春光说,南极冰盖环境属于复杂野外环境,本次试验最大的难点在于机器人如何表征、理解复杂环境,并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决策。
具体来讲,就是在南极冰盖上的试验区域,散布着冰裂隙、溶雪洞以及集装箱、油罐等人为障碍物,这些都是机器人自主行走需要识别并避让的障碍物。
欲科考6万平方公里冰架
该机器人的履带机构相当于机器人的脚,传感器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而自主控制计算机系统则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各个单位协调进行作业完成试验任务。
现在机器人有脚了,但是眼睛还不够灵敏,大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卜春光说,回国后还将对该机器人的系统设计进行改进,并应用到之后的南极科考作业中。
据悉,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对埃默里冰架约6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自主科学考察。此次在内陆冰盖地区自主行走30公里只是一个开始。
科研人员回国后将根据此次试验获取的数据,对机器人设计继续进行改进和优化。作为一种智能化装备,机器人可以延伸科学家的眼睛和手脚,实现漫游、观测、采样等功能,对大范围、深层次的极地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因极地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给科考人员带来的风险。
- 2023-03-17中国核电IPO环保初审过关投资达173524亿【资讯】
- 2023-03-17中国武夷中标237亿肯尼亚工程项目【资讯】
- 2023-03-17中国未来15年将在城市基建投入53万亿美元【资讯】
- 2023-03-17中国混凝土机械震撼全球【资讯】
- 2023-03-17内蒙年产100万平方米石材开发加工项目0【资讯】
- 2023-03-17一线城市房价可能反弹切忌再一刀切1【资讯】
- 2023-03-17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确定五项工作重点【资讯】
- 2023-03-17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竞购德国机床MAG【资讯】
- 2023-03-17中国最大风电开发企业首个海外项目获准开工【资讯】
- 2023-03-17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额看涨【资讯】